近日,Krafton通过PUBG官方账号在YouTube发布了一则新版本预告PV。视频的时长很短,只有2分钟左右,且画面内容也只有一张描绘人类与丧尸作战的图片。从视频内容来看,这很可能是此前玩家猜测已久的生存模式。
由于官方没有放出实机演示,目前我们还无法知道具体的玩法规则。但根据视频里的英文文本,玩家将会扮演一名雇佣兵,前往因实验失败而充斥着大量丧尸的Haven(褐湾)岛屿执行任务。
从“我们是仅存的四名幸存者”这句话中,不难猜测该模式大概率会以四人小队的形式进行,而非单人作战。这意味着该模式可能存在大量PVE内容,至于是否包含PVP,仍有待官方后续揭晓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文本还强调为了生存下去,小队需要团结起来“寻找食物,并彼此协作生产”。这些生存游戏常见的要素,很可能暗示玩家可以通过收集游戏内的各种材料来制作各种工具,搭建基地。另外,角色很可能还存在各种生理指标,例如常见的体力值、饥饿值等等。
《PUBG》本质上是一款战术竞技游戏,跨赛道做生存玩法未免有些大胆。毕竟沙盒生存玩法发展至今,已经构建了一套复杂的数值体系,对于一个此前没接触过该玩法的游戏来说,难度颇大。
实际上,《PUBG》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。在今年年中,游戏曾推出与《CS2》、《无畏契约》核心玩法类似的“爆破模式”,官方称之为“蓝圈攻防模式”。该模式里,玩家需要在商店购买枪支,双方围绕爆破点展开对决。虽是老瓶装新酒,但《PUBG》还是加入了自己的特色,例如开局的道具包含回血绷带,队友倒地后能被扶起等。
《PUBG》引入新玩法,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这些玩法具有广泛的受众。就拿沙盒生存举例,该玩法是少数能同时跑通全球PC、手游市场的玩法类型,两大市场都有许多成功的产品,比如steam爆卖百万套的《森林之子》,网易峰值单月流水10亿的《明日之后》等等。引入这些玩法,有望吸引玩家回流,帮助游戏抬高DAU。
但问题是,战术竞技和沙盒生存本身就是两个大型玩法,足够“独立成军”,为什么krafton还要选择在原本游戏中加入该玩法,而不是另外做一个独立的新游戏?在GameLook看来,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取决于krafton对未来市场的判断。
某种程度上,《PUBG》也是一款服务型游戏,而非像《使命召唤》这类包含大量一次性内容的“年货”产品。对于所有服务型游戏来说,长期服务好玩家是其一直追逐的目标,而“平台化”将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。因此,《PUBG》才会频频加入像“蓝圈攻防模式”、生存模式等新玩法。
如果krafton真的利用绝地求生这个IP,从零开发一款生存游戏,实际上会面临许多困难,比如“成本”。这里的成本不单指如今高昂的游戏研发及买量成本,还包括玩家巨大的沉没成本,这些成本的存在,使得新产品的推广难度变得极高。
而且,即便玩家真的愿意买单,也容易造成新老产品左右互搏,互相抢占流量池,最终导致老产品的DAU下滑。对于《PUBG》这类强调多人竞技的服务型游戏来说,DAU的下滑只会缩短游戏寿命,这显然是krafton不愿意看到的结果,而将玩法融入到本体中,将本体做大做强则是最优选择。
有趣的是,《PUBG》的平台化路线在手游版里也有所体现,一个明显的现象是,目前《PUBG》和《PUBGM》两款产品在内容上一直都保持高度一致,前者推出的新内容很快也会在后者中复现。当然,前提是端游推出的新内容能经得起玩家和市场的检验。
这不免让人好奇,后续《PUBGM》是否会跟随端游的步伐,引入生存模式?答案或许是肯定的。然而,对于国内的《和平精英》,这个问题或许并没有确切的答案,其最终还是取决于腾讯的态度,以及监管的要求。